續論茯苓水—陰虛與陽極生陰

出自蕓薹食譜學習Wiki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這篇還是針對茯苓水而來的討論,在市面上有太多萬靈仙丹,這都肇基於中醫觀念的匱乏和錯誤,所以我想我必須努力把能夠先講的概念講出來,才可以讓所有人觀看之後的食譜以及使用茯苓水降解食物毒害的時候,更加安心。

相信很多人都會質疑,茯苓的滲溼或是行水,會不會造成陰虛、有燥邪或是津液虧損的人有傷害。

這個我想藉此說幾個很要緊的概念。

一是,用這茯苓水,是否真的對身有燥邪和陰虛的人有害處?二是,如果對大部份人有好處但也會有不適合的人,到底該怎麼使用才會得到最大的好處,避免壞處?

這邊我簡單講一下我能理解的陰虛。陰可以是津液、血液。陰虛就是本該存在的這些事物不夠了、消失了,例如本來該有一公斤津液的肺部剩下零點九公斤,那可以叫做肺的陰虛。

津液虧損和陰虛其實是很類似的東西,而嚴重一點的狀況或可稱之為有燥邪。

傷寒論桂林古本有條文提到:「傷燥,肺先受之,出則大腸受之,移傳五臟,病各異形,分別診治,消息脈經。」

哪一個臟腑有過燥需要用到的藥都不一樣。所以燥邪也不可一概而論。

說到這邊,不知道大家是否對我要說的事情有點明白了呢?那就是「有燥邪不能使用茯苓」這件事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如果是因為身體過濾能力不好,因此廢水堆積在下焦,然後好水不得還於上焦產生的燥,那該用茯苓。

反過來問,什麼叫做溼?有水就叫做濕嗎?當然不是,要是水不動、堆積、無法使用,才會成為濕。所以,廢水過多,人體濕不濕?

看到這邊又會有讓人迷惑之處。怎麼廢水過多,人體會又濕又乾燥?那這個人到底套中醫術語該是濕還是燥?

很簡單,因為資源有限。就好像地球上,這邊有大海,另外一頭有沙漠,不可能雨露均霑。這邊過濕,那邊就會過乾。所以真的不是隨便一句燥邪、陰虛、滲溼、泄熱這種籠統的話便可以把一個藥性作用涵蓋過去。

很多醫學家都在說茯苓是加強了滲溼或氣化行水的功能,而我則是說,茯苓是反覆不斷的抽取然後過濾污水,再將過濾後的淨水順著三焦輸佈出去。這其實不是很有違背。

前面也說過,濕,是不能被人體利用的廢水。那把這些廢水變成能用的水,會發生什麼事?

就是能夠解決某些燥和津液匱乏的問題。

很多人想到,茯苓可以「把濕去除」,還會讓「水」汽化運行出去,那糟糕了,久服茯苓水,大概會把人弄乾。

這點是很不對的。

首先,簡白來說,如果可以把廢水重新變成乾淨的水,那身體眾多組織是否就可以獲得乾淨的水(就是津液)?那是會使得津液匱乏還是補充津液?

茯苓提供了一種「陽氣」,可以把廢水重新變成乾淨的水,而不是把身體中好的水弄成水蒸氣,這件事非常的重要。很多人會感到懼怕迷惑,就因為只是一直在中醫字眼上打轉,什麼氣化行水,什麼滲溼,而沒有徹底瞭解這個藥到底在做什麼。

如果把身體的廢水變成好水,而不是把好水蒸乾,那到底跟津液缺乏扯得上什麼關係?

再來,或者還是會有人感到迷惑和害怕,明明就是「陽」,那長期提升了陽,人體的陰怎麼會夠呢?

對的,我想這種疑惑,大家都會有。但是人體的氣、津和血的運行都是一個圓,所以陽極了,就會生陰,就好像地面的水蒸發成氣,上升到高空,這是陽。而這個動作到了極致,將讓水蒸氣能到達夠高的地方,或是說,能讓空氣中的水氣夠飽和,遇冷降雨。這也是為何中醫術語中,少陽是相火,太陽卻是寒水的原因了。

簡單說,如果身體有地方有燥(沒有好水),必然因為某些地方有濕(有廢水),導致身體本來「陽極生陰」這種自動補好水的功能被困住了。就好像圖一那個圓中間斷了一截,導致無法順利接軌,自動補陰。

所以會不會有人說,如果是單純的燥邪,服用茯苓豈非糟糕?

問題是,圓滿的人體,濕燥並存(這不是病態的濕與燥喔,只是借用這些字眼),就像是地球上會有多水的地方也會有少水的地方那樣。而如果出現了某處「特別乾燥」,絕對是李組長眉頭一皺那樣—事情絕不單純。肯定是因為身體的另外一個地方出現特別濕的不對勁。(顛倒過來說也可)

所以,單純的燥邪到底是什麼?不會有。

再拿地球來做例子,這邊富裕的台灣人們把一堆化學品、垃圾丟入河川,讓大小水溝淤積堵塞,其實就會有很大的可能影響到整個精緻細微的全球天氣系統(好吧,不認同的人肯定會覺得這是虎爛),讓地球的另外一處,少下一點雨,讓那邊的人們、動植物受多點無水可用之苦。

所以,有很多人拿「書上的補陰藥」補陰,其實只是苦了身體。因為如果可以圓滿這個圓,所有的氣會像是散彈槍打在牆上那樣,掉落,化成津液。(如圖二)

又或者,你可以想像,小火煮「蓋得理想緊」的陶鍋中的清水那樣,水沸騰往上,碰到鍋蓋冷卻往下,然後再沸騰往上,再碰到鍋蓋冷卻往下,所有氣不外漏,所有水都得還。

當然,強力開大了陽氣,就好像把瓦斯火開很大,會把鍋子炸掉,氣也就都散泄完了。這就是所謂的,少火生氣,壯火食氣。

但是這有個點大家應該要注意,那就是茯苓加強陽氣的力道很平和。

茯苓這個藥材,為什麼很多醫學家都覺得茯苓是個「平和」的藥,本經裡面也說它氣平?然後很多方劑喜歡加它。在一些方劑書中,茯苓出現的比例真的很高。

因為它的作用是輔助身體把廢水中的乾淨水抽出來,化氣沿著三焦輸佈出去。

人體的三焦所需要的氣有多大?這個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

例如,茯苓增加的「陽」是1,但是它針對的點是三焦,整個三焦要的氣可能是10000。那即使確實增加了1,但是宏觀來說,還是感覺不大,增加的比例只有萬分之一,所以讓人感覺很「平和」。

因此除非很奇怪的去吃茯苓,不然身體得到茯苓的輔助時,都是像圖一接圖二那樣,把陽氣推向繞行圓滿的地步,然後打在一個布幕上(可以說是肺),變成水,掉落下來。這時候,就無所謂補陰或是使陰液匱乏的爭論。

而這也是茯苓為何在本經記載中,可以治療很多被歸類在陰虛的毛病,例如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乾等。

%E9%99%B0%E6%A5%B5%E7%94%9F%E9%99%BD.png

圖一


%E6%B0%A3%E5%8C%96%E6%88%90%E9%99%B0.png


圖二


最後,我真的不是在推廣茯苓水治百病,只是茯苓水酌量使用的確可以去除體內每日碰到和吃進的毒素。

我講的一直都是「煮菜可用茯苓水」,而不是「茯苓是仙丹」或是「愛用茯苓治百病」。

煮菜還有蔥薑蒜、煮菜還有醋油鹽,莫把茯苓放大看,卻將煮菜放一邊。

瞭解了嗎?

一帖藥裡面琳琅滿目,柴胡人參黃芩、茯苓等等。一次晚餐裡面亦然。光是一道菜就會有油、鹽、香菜等調味料,更別提煮菜的菜(就是很多人一直在說的方劑中之「君藥」)。炒一個空心菜,我放的蒜是15g,若有放薑也是15g,再來是豬油、海鹽,然後空心菜絕對不會只有3錢,而是超過30錢(所以是超過100g)。

那一次炒菜,可能放超過100cc的水嗎?我想就算有,也就如此而已了,而1錢茯苓煮了水,實際入水中的成份絕對遠小於1錢。(在這邊我的錢都是用3.75g去算的)。

也就是說如果炒一道空心菜,其成份比例應該是,空心菜100,蒜15,薑15,豬油10,海鹽1,茯苓1(這邊茯苓用1只是一個比喻,要表示其小於3.75甚多,甚至會有1都很勉強)。

所以,茯苓從來都不會單用在煮菜裡面,也不需要單吃以示神效。

另外,曾經有聽過一個論點:「茯苓是藥,沒有什麼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但是即使有病,單用茯苓也無效。」

我有點點意見想要表達。那就是,我曾經看過有人頭痛到不可以,聞到咖啡就減三成;我也看過有人牙齒酸痛,單用半夏就好了,甚至有吃單樣青菜、胡蘿蔔緩解身體不舒服的。

針對「即使有病,單用茯苓也無效」這點,希望可以用這些例子來請有此觀念者理解,這絕對不是茯苓單用無效,只是剛好沒有碰到單用茯苓就有效的病例。(然後重點我依舊不是在說,茯苓多好,只是希望大家知道,有病單用茯苓無效這句話,值得三思。)

以上是其一。

很多人都愛說,藥食同源,然而卻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照說,如果茯苓單用,無法治病,青菜和咖啡單用反而可以治病,那這樣茯苓應該是食物,青菜和咖啡反而是藥物。這不是很荒謬的結果嗎?所以,真正的藥食同源就是,把藥物和食物的分界線打掉,好好重新體會每一種動植物的特性,該用的時候就用,不該用的時候就不要用。

以上是其二。

最後,有人提到,不明白怎麼從「茯苓是反覆不斷的抽取然後過濾污水,再將過濾後的淨水順著三焦輸佈出去。」這件事看出茯苓是清理身體的穢物。

這部份,我提出兩個簡易模型說明一下,為何茯苓可以去除體內穢物。

首先,大家應該都有用乾抹布和濕抹布去擦桌子過吧?濕抹布顯然比乾抹布有效,而茯苓如果可以一直把廢水變成好水,那是不是等於一直可以讓身體內的抹布有乾淨的水(髒水弄濕的抹布也不會有啥清潔功效的)沾溼,然後去擦乾淨體內的陳垢?

然後,我們每個人洗澡應該都有用過蓮蓬頭吧?

雖然洗澡要用肥皂,但是單用清水以及絲瓜布,就可以讓身體被「擦」的很乾淨了。試想,把蓮蓬頭放在頭上,然後讓水沖刷自己的身體,這些沖刷過身體的水流到腳底,自然會帶走體表的些許微塵垃圾,成為廢水髒水。

這時候浴室的腳底處如果有等同「茯苓」的機器(姑且相信茯苓有我說的功用的狀況下),可以把這些廢水再抽出好水,把好水送回蓮蓬頭,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大大的節省水源,又可以洗淨身體呢?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蕓薹食譜
公孫本草誌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