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湯

出自蕓薹食譜學習Wiki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材料一: 生薑、炙甘草、大棗去籽、青椒、肉絲、杏仁、茯苓、百合、辣椒、金針菇、麵。

材料二:甘蔗

在張仲景的傷寒論裡面有幾首方,是很經典的方,大小青龍湯、真武湯、白虎湯。搭配著很酷的四方神獸之名而治病,象徵著中醫對五行與藥材之間是有理論和現實上的連結,而非單純經驗而已。

真武湯的方義在於「變化糟粕之氣而藏焉」。

有看過之前我所寫的大青龍湯的人都知道,這個真武湯其實就是「大青龍加金針菇」湯麵,搭配上吃完湯麵以後的甘蔗汁。

大青龍湯的方義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把人體製造津液的機制完整的走一次。那加了金針菇和麵,怎麼就變成了真武湯呢?

這得先探討麵和金針菇在人體裡面起的是什麼樣的作用呢?

金針菇的作用是在加大大腸吸水的功能,不過其所象之物卻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小腸的絨毛。這是很有趣的事情,但我想也不會不合理。

因為在自然界中,從遙遠的某端去影響另外一端的作用,不是不可能的,植物葉子的蒸散作用,可以促進根部吸收水分這件事,就很雷同,或者應該說,這根本就是同一件事。

所以在把金針菇吃下去以後,小腸內的絨毛會得到修復,然後就會開始讓大腸的水份吸收能力往上提升。

這邊,我想岔題講一下小腸的功能。

小腸的工作其實可以從小腸的屬性歸類略窺一二。小腸屬火,乃是心的腑,但是在經絡上,卻命名為「太陽」小腸經,而太陽是屬「寒水」,這意味著,小腸乃是一個水火相兼的腑。

另外一個屬太陽寒水的腑,是膀胱,而足太陽膀胱經在中醫裡面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太陽膀胱經是分佈在人體背後,防衛人體的經絡,當太陽膀胱經很強的時候,膀胱中的水分會被命門火蒸動,輸送到背後的膀胱經,擋住外邪入侵。(關於這部份我會另外開闢文章敘述)

也就是說,膀胱是一個可以「傳水」的腑。那同屬太陽寒水屬性的小腸呢?

簡單說,小腸有著「傳火」的能力。這個傳火的能力,我舉個例子來說—先拿起一張A4的白紙,再將火點上紙的一角。接著,就等著看這在一角的火苗漸漸的往另外一端「擴散」出地盤,而這火所經之處,紙就漸漸「變成焦黑」消失,再也不復原來模樣。

而這個過程也就是內經上所說的:「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水,是將高階的能量帶來我們這個世界,化為有形之物的元素,而火則是將我們這個世界有形之物經過「變化」而消失在這個世界,去到那個無形世界的元素。

任何事物經過火的變化,都將形神俱失,那麼小腸所「受盛」之物是什麼呢?便是胃內的新鮮食物和大腸內的糟粕了。

也因此,小腸除了有絨毛可以從大腸內部抽出糟粕中的水分以外,還得要有「火」的性質才合理。

而這個火性,便可以由「麵」來加強。

先不論麵在體內的作用,只看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旦煮好了麵,沒有馬上吃,只要放一段很短的時間,本來湯湯水水樣的麵,就會變得乾巴巴的,便可以知道「麵很會讓四周的水消失」。

麥,這種植物,其根就好像火苗,其果就好像火種。所以用麥的穎果作成的麵食類食物,都會為人體加添火種,而如果身體內的火焰不至於看也看不到,那自然可以讓火焰大盛。

有初學過中醫的都知道,膀胱中的水分經過命門火蒸動以後,會輸佈於外,以抵外邪,故叫做「衛氣」,那麼營氣呢?我舉兩個例子來說,一是在煮湯藥的時候,水汽蒸騰而上,二是煮湯藥的時候,藥材中的「成份」漸漸經過滲透來到湯藥裡面。

可以想像一下,把一張白紙放在加熱的水上,被加熱的蒸汽緩緩的沿著白紙鋪爬而上,那是營氣的一種。

然後呢,我們也可以想像一下,浸在水中的食材,其裡面的某種成份,經過了如「隧道」的細胞膜,來到了水中。這個短短的膜上的隧道,其實也就是「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的「脈」了。

黃帝內經上有說:「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歧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

這個營出於中焦,便是小腸的功勞了。

營衛生會篇第十八有提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其實就是剛剛提到的小腸的部份工作。

這邊的火苗火種對應在傷寒論裡面的真武湯(成份是,生薑、白芍藥、茯苓、炮附子白朮)來說,應該是炮附子在做的工作。

接著的是甘蔗,提到甘蔗就要提到脾臟的功能了,脾臟,很多人都會說是跟現在的胰臟息息相關的,我想這是合理的。胰臟在大家的認知裡面跟我們體內的血糖是非常有關聯性。

中醫說,脾屬土,味為甜,這也是很多人會把胰臟與脾臟認定應該「是相同」的原因之一。

而就我的觀察來說,脾臟屬太陰、胃卻屬陽明,一是溼土,一是燥金,兩者雖屬土,關係緊密到是表裡相關,但卻呈現了截然兩端的特性。這是怎麼回事呢?

簡單說就是,胃因為脾而有陽明燥金的個性,脾則因為胃而可以常保太陰的特性。胃承裝飲食入胃,在上面提到的內經條文,我們都知道,飲食入胃,立刻會被「爆炸」,然後其中水分精華等會立刻上輸於脾、肝乃至肺。

這樣看來,凡是「水」進到胃,就會「爆炸」消失。那胃豈不是燥金的性?那被蒸騰、消化的水氣氤氳而上,充塞天地之間,從地面到高空,都帶著薄薄的水氣,等待再次下降為雨、為霧、為雪。這樣子水循環週轉不息,常保濕性,正是太陰脾土的本質。

脾臟,若要拿一個我們可以肉眼得見的事物來比喻,就是「陽明山」,什麼叫做陽明山,整個陽明區塊,一是胃,是平日可見的「土地以上」,而大腸則是「土地以下」的部份。脾臟顯現在土地以上的是山,顯現在土地以下的是海溝之類的事物。

簡單說就是,心臟與腎臟(太陽和地心能量)作用在我們活著的土地上的「成果」。

因此,脾臟的功能其實就是整個加了甘蔗的真武湯,就是整個「水與火的循環所處在的空間以及力量」。

甘蔗提供了製造脾陰的力量,而且不是針對一個關卡,而是「各個」關卡。(可當主食的食物或多或少都有這種傾向,針對面大,力道和緩)在從小青龍湯到大青龍湯,乃至最後加了金針菇和麵的「力道」提升的過程,甘蔗提供了一個補充各個階段的「土之陰」的後援。

最後就會讓身體一日所需之陽(力道)和陰(材料)都建構齊全。人體只要還有剩下,自然便可收回倉庫(腎臟)而備用了。這是上游水源充足,下游自然飽滿的一個自然特性,也是真武湯的根本意義。但是,要提醒一點,千萬不要單獨又常吃金針菇加麵,不然以此兩物之性,身體會乾得很無奈。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蕓薹食譜
公孫本草誌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