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

出自蕓薹食譜學習Wiki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 本經敘述:味辛,平。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一名 地文,一名水玉(以上八字,原本黑字)。生川谷。
  • 其他古籍:
    1. 《本草衍義》:半夏,今人惟知去痰,不言益脾,蓋能分水故也。脾惡濕,濕則濡而困,困則不能製水。《經》曰,濕勝則瀉。一男子夜數如廁,或教以生薑一兩碎之,半夏湯洗,與大棗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燒為熟水,時時呷,數日便己。
    2. 成無己:辛者散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氣,以除煩嘔,辛入肺而散氣,辛以散結氣,辛以發聲音。張元素:半夏,熱痰佐以黃芩,風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乾姜,痰痞佐以陳皮、白朮。多用則瀉脾胃。
    3. 《湯液本草》:半夏,俗用力肺藥,非也。止吐為足陽明,除痰為足太陰,小柴胡中雖為止嘔,亦助柴胡能主惡寒,是又為足少陽也,又助黃芩能去熱,是又為足陽明也。往來寒熱,在表里之中,故用此有各半之意,本以治傷寒之寒熱,所以名半夏。《經》雲,腎主五液,化為五濕,自入為唾,入肝為位,入心為汗,入脾為痰,入肺為涕。有涎曰嗽,無涎曰咳,痰者因咳而動,脾之濕也。半夏能洩痰之標,不能洩痰之本,洩本者洩腎也。咳無形,痰有形,無形則潤,有形則燥,所以為流濕潤燥也。
    4. 《本草會編》:俗以半夏性燥有毒,多以貝母代之,貝母乃太陰肺經之藥,半夏乃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之藥,何可代也。夫咳嗽吐痰,虛勞吐血,或痰中見血,諸鬱咽痛喉痺,肺癰,肺痿,癰疽,婦人乳難,此皆貝母為嚮導,半夏乃禁用之藥。若涎者脾之液,美味膏粱炙?,皆能生脾胃濕熱,故涎化為痰,久則痰火上攻,令人昏憒口噤,偏廢僵僕,蹇澀不語,生死旦夕,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貝母代之,則翹首待斃矣。
    5. 《綱目》:脾無留濕不生痰,故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半夏能主痰飲及腹脹者,為其體滑而味辛性溫也,涎滑能潤,辛溫能散亦能潤,故行濕而通大便,利竅而洩小便,所謂辛走氣能化痰,辛以潤之是矣。潔古張氏雲,半夏、南星治其痰,而咳嗽自愈。丹溪朱氏雲,二陳湯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聊攝成氏雲,半夏辛而散,行水氣而潤腎燥。又《和劑局方》用半硫丸,治老人虛秘,皆取其滑潤也。世俗皆以南星、半夏為性燥,誤矣。濕去則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古方治咽痛喉痺,吐血下血,多用二物,非禁劑也。二物亦能散血,故破傷打撲皆主之。惟陰虛勞損,則非濕熱之邪,而用利竅行濕之藥,是乃重竭其精液。
    6. 《本草經疏》:半夏,柴胡為之使。辛溫善散,故主傷寒邪在表里之間,往來寒熱。苦善下泄,邪在胸中,則心中堅,胸脹欬逆;邪在上焦,則頭眩;邪在少陰,則咽喉腫痛。《別錄》亦謂其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欬逆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亦皆 ​​邪在上焦胸中之所致,故悉主之也。中焦者,足太陰之所治也,有濕有熱,清濁不分則腸鳴,濕熱勝則自汗,入足太陰故並主之。辛能散結,故消癰腫。脾家濕熱,則面色痿黃,實脾、分水、燥濕,則前證俱除,面目因而滑澤矣。辛溫有毒,體滑性燥,故墮胎也。半夏,古人立三禁,謂血家、渴家、汗家也。其所最易誤而難明者,世醫類以其能去痰,凡見痰嗽,莫不先投之,殊不知咳嗽吐痰,寒熱骨蒸,類皆陰虛肺熱,津液不足之候,誤服此藥,愈損津液,則肺家愈燥,陰氣愈虛,濃痰愈結,必致聲啞而死。若合參術,禍不旋踵。蓋以其本脾胃家藥,而非肺腎藥也。寒濕痰飲作嗽,屬胃病者固宜,然亦百之一、二,其陰虛火熾,煎熬真陰,津液化為結痰,以致喉癢發咳者,往往而是,故凡痰中帶血,口渴、咽乾,陰虛咳嗽者,大忌之。又有似中風,痰壅失音,偏枯拘攣,及二便閉澀,血虛腹痛,於法並忌。犯之過多,則非藥可救。7.《本經逢原》:半夏,同蒼朮、茯苓治濕痰;同栝萎、黃芩治熱痰;同南星、前胡治風痰;同芥子、薑汁治寒痰;惟燥痰宜栝萎、貝母,非半夏所能治也。
    7. 《藥徵》:余嘗讀《本草綱目》半夏條曰,孕婦忌半夏,為其燥津液也。不思之甚矣。古語有之曰,有故無殞,此證而用此藥,夫何忌之有。妊娠嘔吐不止者,仲景氏用乾姜人參半夏丸,餘亦嘗治孕婦留飲掣痛者,與十棗湯數劑,及期而娩,母子無害也。
    8. 《本草經讀》:今人以半夏功專祛痰,概用白礬煮之,服者往往致吐,且致酸心少食,制法相沿之陋也。古人只用湯洗七次,去涎,今人畏其麻口,不敢從之。此藥是太陰、陽明、少陽之大藥,祛痰卻非專長,故仲景諸方加減,俱雲嘔者加半夏,痰多者加茯苓,未聞以痰多加半夏也。張壽頤:半夏味辛,辛能洩散,而多涎甚滑,則又速降,《本經》以主傷寒寒熱,是取其辛散之義,又治心下堅滿而下氣者,亦辛以開洩其堅滿,而滑能降達逆氣也。咽喉腫痛,頭眩欬逆,皆氣逆上沖,多升少降使然,滑而善降,是以主之。胸脹即心下之堅滿,腸鳴乃腹里之窒塞,固無一非洩降開通之效用。止汗者,汗出多屬氣火上逆為病,此能抑而平之,所以可止,固非肌腠空疏,衛氣不固之虛汗可知。後人止知半夏為消痰主將,而《本經》乃無一字及於痰飲,然後知此物之長,全在於開宣滑降四字,初非以治痰專長,其所以能蕩滌痰濁者,蓋即其開洩滑下之作用。《本經》主治,皆就其力量之所以然者而詮次之。至《別錄》主治,大率皆與《本經》同義,惟多癰腫痿黃兩症,蓋癰腫仍是脈絡之結滯,痿黃又多濕熱之不通,此能主之,亦猶是開洩之力。悅澤面目,則外敷之面脂藥也。俗本醫書,皆謂半夏專治濕痰,貝母專治燥痰,此其說實自汪?庵開之。究之古用半夏治痰,惟取其涎多而滑降,且兼取其味辛而開洩,本未有燥濕之意,惟其涎薟甚,激刺之力甚猛,故為有毒之品,多服者必有喉痛之患,而生薑則專解此毒。古無製藥之法,凡方有半夏者,必合生薑用之,正取其克制之義。而六朝以降,始講製藥,且制法日以益密,而於此物之製造,則尤百出而不窮,於是浸之又浸,搗之又搗,藥物本真,久已消滅,甚至重用白礬,罨之悠久,而辛開滑降之實,竟無絲毫留存,乃一變而為大燥之渣滓,則古人所稱種種功用,皆不可恃,此所謂矯枉而過其正。或者又疑古書之不可信,不亦冤耶。古書每謂半夏善治風痰,說者輒以辛能散風作解,遂謂治大人中風,小兒驚癇,皆其法風搜風之功。其實半夏洩降,惟積痰生熱,積熱氣升,而內風自動者,此能降氣開痰,則風陽自息,決非可以發散外感之風。
    9. 《別錄》: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消癰腫,墮胎,療痿黃,悅澤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10. 《藥性論》:消痰涎,開胃健脾,止嘔吐,去胸中痰滿,下肺氣,主咳結。新生者摩塗癰腫不消,能除瘤癭。氣虛而有痰氣,加而用之。
    11. 《日華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亂轉筋, ​​腸腹冷,痰瘧。
    12. 《本草圖經》:主胃冷,嘔噦。
    13. 《醫學啟源》:治寒痰及形寒飲冷傷肺而咳,大和胃氣,除胃寒,進飲食。治太陽痰厥頭痛,非此不能除。
    14. 《主治秘要》雲,燥胃濕,化痰,益脾胃氣,消腫散結,除胸中痰涎。朱震亨:治眉棱骨痛。
    15. 《綱目》:治腹脹,目不得瞑,白濁,夢遺,帶下。
  • 別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頭、老鴰頭、地巴豆、無心菜根、老鴰眼、地雷公、狗芋頭。
  • 科屬分類:天南星科
  •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塊莖球形,直徑0.5-1.5cm。葉2-5,幼時單葉,2-3年後為三出復葉;葉柄長達20cm,近基部內側和復葉基部生有珠芽;葉片卵圓形至窄披針形,中間小葉較大,長5-8cm,兩側小葉輪小,光端銳尖,兩面光滑,全線。花序輛與葉輛近等K或更K;佛焰苞卷合成弧曲形管狀,綠色,上部內面常為深紫紅色;肉德花序頂生;其雌花序軸與佛焰苞貼上,綠色,長6-7cm ;雄花序長2-6cm;附屬器長鞭狀。漿果卵圓形,綠白色。花期5-7月,果期8月。南方1年出苗2-3次,故9-10月間仍可見到花果。生於山地、農田、溪邊或林下。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
  • 藥用部份:為天南星科半夏的塊莖。
  • 炮製:
    • 生半夏:揀去雜質,篩去灰屑。
    • 法半夏:取淨半夏,用涼水浸漂,避免日曬,根據其產地質量及其顆粒大小,斟酌調整浸泡日數。 泡至10日後,如起白沫時,每半夏100斤加白礬2斤,泡1日後再進行換水,至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取出略晾。 另取甘草碾成粗塊,加水煎湯,用甘草湯泡石灰塊,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攪拌,使其顏色均勻,至黃色己浸透,內無白心為度。 撈出,陰乾。 (每半夏100斤,用白礬2斤,甘草16斤,石灰塊20斤)
    • 薑半夏:取揀淨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項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嘗稍有麻辣感後,另取生薑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乾,悶潤後切片,晾乾。 (每半夏100斤,用生薑25斤,白礬12斤8兩,夏季用14斤8兩)
    • 清半夏:取揀淨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項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嘗稍有麻辣感後,加白礬與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乾,悶潤後切片,晾乾。 (每半夏100斤,用白礬12斤8兩,夏季用14斤8兩)
    • 《雷公炮炙論》:修事半夏四兩,用搗了白芥子末二兩,頭醋六兩,二味攪令濁,將半夏投於中,洗三遍用之,半夏上有鄛涎,若洗不盡,令人氣逆,肝氣怒滿。
    • 陶弘景:半夏,用之皆先湯洗十許過,令滑盡,不爾戟人咽喉。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蕓薹食譜
公孫本草誌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