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出自蕓薹食譜學習Wiki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 本經敘述:味甘,平。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腫,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河西沙山及上郡。
  • 其他古籍:
    • 《湯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藥用之非和也,皆緩也。 小柴胡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其中用甘草者,則有調和之意。 中不滿而用甘為之補,中滿者用甘為之洩,此升降浮沉也。 鳳髓丹之甘,緩腎急而生元氣,亦甘補之意也。 《經》雲,以甘補之,以甘瀉之,以甘緩之。 所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 於此可見調和之意。 夫五味之用,苦直行而洩,辛橫行而散,酸束而收斂,咸止而軟堅,甘上行而發。 如何《本草》言下氣? 蓋甘之味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內可外,有和有緩,有補有洩,居中之道盡矣。
    • 《本草通玄》:甘草,甘平之品,獨入脾胃,李時珍曰能通入十二經者,非也。 稼穡作甘,土之正味,故甘草為中宮補劑。 《別錄》雲,下氣治滿,甄權雲,除腹脹滿,蓋脾得補則善於健運也。 若脾土太過者,誤服則轉加脹滿,故曰脾病人毋多食甘,甘能滿中,此為土實者言也。 世俗不辨虛實,每見脹滿,便禁甘草,何不思之甚耶?
    • 《本草正》: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剛藥得之和其性,表藥得之助其外,下藥得之緩其速。 助參、芪成氣虛之功,人所知也,助熟地療陰虛之危,誰其曉焉。 祛邪熱,堅筋骨,健脾胃,長肌肉。 隨氣藥入氣,隨血藥入血,無往不可,故稱國老。 惟中滿者勿加,恐其作脹;速下者勿入,恐其緩功,不可不知也。
    • 《藥品化義》:甘草,生用涼而瀉火,主散表邪,消癰腫,利咽痛,解百藥毒,除胃積熱,去尿管痛,此甘涼除熱之力也。 炙用溫而補中,主脾虛滑瀉,胃虛口渴,寒熱咳嗽,氣短困倦,勞役虛損,此甘溫助脾之功也。 但味厚而太甜,補藥中不宜多用,恐戀膈不思食也。
    • 《本草備要》:甘草,胡洽治痰癖,十棗湯加甘草;東垣治結核,與海藻同用;丹溪治癆瘵,蓮心飲與芫花同行;仲景有甘草湯、甘草芍藥湯、甘草茯苓湯、炙甘草湯,以及桂枝、麻黃、葛根、青龍、理中、四逆、調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湯,無不重用甘草,贊助成功。 即如後人益氣、補中、瀉火、解毒諸劑,皆倚甘草為君,必須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 奈何時師每用甘草不過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習成風,牢不可破,附記於此,以正其失。
  • 別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國老、靈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 科屬分類:豆科
  • 植物形態:甘草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很及根莖粗壯,皮紅棕色。莖直立,帶木質,有白色短毛和刺毛狀腺體。奇數現狀復葉長8-20cm;小葉7-17,卵形或寬卵形,長2-5cm,寬1-3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兩面均被短毛和腺體;托葉闊披針形,被白色纖毛。總狀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鐘狀,萼齒5,披針形,外面有短毛和刺毛狀腺體;花冠藍紫色,長1.4-2.5cm,無毛,旗瓣大,卵圓形,有爪,龍骨瓣直,較翼辯短,均有長爪;雄蕊二體,(9+1)。莢果條形,呈鐮刀狀或環狀彎曲,外面密被刺毛狀腺作。種子4-8,腎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 藥用部份:為豆科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脹果甘草的根及根莖。
  • 炮製法:
    • 甘草:揀去雜質,洗淨,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時,撈出,潤透切片,晾乾。
    • 蜜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煉熟的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變為深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 (每甘草片100斤,用煉熟蜂蜜25~30斤)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蕓薹食譜
公孫本草誌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