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出自蕓薹食譜學習Wiki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 古籍敘述:
    1. 孟詵:和五藏,能滌腸胃,除煩憤惡氣,亦能治痢。
    2. 《本草拾遺》:止渴。
    3. 《日華子本草》:療嘔逆吐酒。
    4. 《開寶本草》:主去痰,止嘔噦,消食下酒。
    5. 《玉楸藥解》:酸澀降斂,治心肺煩郁,療痢疾損傷,止血衄。
    6. 《現代實用中藥》:治口腔咽喉炎症。
    7. 《中國藥植圖鑒》:對心胃氣痛及霍亂有效。
    8. 《本經逢原》:楊梅,能止渴除煩,燒灰則斷痢,鹽藏則止嘔喙消酒。但血熱火旺人不宜多食,恐動經絡之血而致衄也。其性雖熱,而能從治熱郁,解毒。
    9. 《本草求真》:楊梅,能治心煩口渴,消熱解毒。若或多食,則有損傷動血致衄之虞。緣人陰虛熱浮,氣血不歸,清之固屬不能,表之更屬不得,惟借此為酸收,則於浮熱可除,煩渴可解,並或因其過食,而致見有損傷動血之變矣。設使熱從實致,則食此味必不能效。
  • 別名:機子、聖生梅、白蒂梅、椴梅、山楊梅。
  • 科屬分類:楊梅科
  • 植物形態:常綠喬木,高可達12m,樹冠球形。單葉互生;葉片長橢圓或倒披針形,革質,長8-13cm,上部狹窄,先端稍鈍,基部狹楔形,全緣,或先端有少數鈍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色稍淡,平滑無毛,有金黃色腺體。花雌雄異株;雄花序常數條叢生於葉腋,圓柱形,長約3cm,黃紅色;雄花具1苞,卵形,先端尖銳,小苞2-4片,卵形,雄蕊5-6枚;雌花序為卵狀長橢圓形,長約1.5cm,常單生於葉腋;雌花基部有苞及小苞,子房卵形,花柱極短。有2枚細長柱頭。核果球形,徑約1.8cm,外果皮暗紅色,由多數囊狀體密生而成,內果皮堅硬,徑約9mm,內含無胚乳的種子1枚。花期4月。果期6-7月。
  • 藥用部份:為楊梅科植物楊梅的果實。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蕓薹食譜
公孫本草誌
導覽
工具箱